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個新聞:#小夥把可樂當水喝患尿毒症。當時這位小夥還被網友戲稱為“可樂哥”。
據悉,“可樂哥”曾因一天至少喝兩三瓶汽水,並且持續2年之久,導致24歲就患上尿毒症晚期,如今已持續透析近10年。
這個事件的曝光,引發了網友們對“尿毒症”的熱議,為什麽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患上尿毒症?
一、尿毒症患者現狀:停不下來的透析
“難以想象,七年的時間,我竟然熬過來了。”
2015年7月,70歲的尿毒症患者胡女士(化名)又一次進入手術室。從2008年7月確診尿毒症後,經曆過的大大小小的手術,胡女士十個手指都數不過來。
這一次老胡要做一個“特別”的手術——人工血管搭建。這條由聚四氟乙烯等合成材料製成的人工血管,將成為胡女士維係生命的管線。
等待她的,是一台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的血栓清除加血管重建手術。
在不斷透析的這7年裏,所有可能遇到的並發症她幾乎都遇到過,惡心、嘔吐、頭痛、發熱等症狀,更是如同家常便飯一般。
醫生告訴她,人工血管一旦堵塞,麵臨的可能是高血鉀、心衰等嚴重並發症,甚至是死亡!
然而,由於胡女士穿刺太多,手臂上再也找不到合適的血管完成造瘺透析。安放一條“人工血管”,是她現在可以做的唯 一選擇。
二、為什麽越來越多人患上尿毒症?
據統計,我國尿毒症患者從2011年的27.60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50.10萬人,年複合增長達12.66%,其中2016年同比增長17.27%。並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向,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,每10個尿毒症患者中,就有4個患者在10-30歲之間。
可能在很多人看來,一輩子都不會跟尿毒症有瓜葛。然而這個病卻越來越“年輕化”,可能隨時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其實尿毒症大多與日常生活習慣有關。不良的生活方式,讓腎病Z終走向不可控的局麵:
憋尿
尿液可幫助排出人體的代謝廢物,如果經常憋尿,這些毒素藏在體內,不僅會導致膀胱的負擔加重,還有可能使得這些尿液逆流到腎髒,進而導致腎髒也出現問題。
熬夜
夜間睡眠是各個器官進行修複並且恢複的好時機,通過一晚的整頓,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,幫助身體排出廢物。
長期熬夜的身體,其內分泌係統受到影響,器官自我無法修複,就會導致腎髒排出毒素的功能下降。久而久之,毒素堆積在腎髒以及身體內即可引發腎髒疾病以及其他疾病。
酗酒
酒精代謝可以直接對肝髒造成損害,長期大量飲酒使血尿酸增高,尿酸沉積阻塞腎小管,形成尿酸性腎結石,加重腎衰竭的發生。
過度勞累
勞累一方麵指身體疲勞,高強度的工作量使身體陷入疲憊狀態,從而引發腎虛症狀;其次是腦力疲勞,巨大的壓力導致精神無法放鬆,或想得過多,都容易因用腦過度。腦為髓之海,而腎主骨生髓,腦疲勞就容易傷腎。
腎病也被稱為“沉默殺手”,不到嚴重的時候,腎髒隻會在體內“忍氣吞聲”,毫無感覺。因此以下6類高風險人群,應積極開展一級預防:
1、40歲以上,尤其是男性;
2、有腎癌家族史的;
3、肥胖的人;
4、長期酗酒、吸煙、熬夜的人;
5、罹患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尿酸血症,高齡(>65歲)及肥胖的人群;
6、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、化學有毒物質的人群。
建議這幾類人每年做一次腎髒B超檢查,可以幫助發現早期腎髒病變。除此之外,還需警惕尿毒症的一些征兆,比如晨起眼瞼浮腫、有明顯麵色蒼白、出現排尿異常等等。
三、5個“避免”,保護腎髒健康
想要保護腎髒的健康,就要避免做一些“尿毒症”喜歡的事情:
1、避免亂吃藥
對於有基礎疾病人群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尿酸等用藥,一定要遵醫囑,避免自行服藥。
2、避免熬夜
過度疲勞、飲食不規律都會增加腎損傷的風險,要減少精神緊張、降低壓力。
3、避免憋尿
長期憋尿,易引起排尿困難,導致膀胱壁增厚,使得輸尿管被壓迫容易引起雙腎積水,久而久之可發展成腎衰竭。
4、避免不運動
堅持運動,是加強身體抵抗能力的重要手段。通過對體質的鞏固,可以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引起感染,減少腎小球腎炎等疾病發生的可能性。
5、避免吃得太多
吃得太鹹或吃得太好,都容易因鈉元素攝入過多,或蛋白質攝入過多而增加腎髒負擔,使得腎髒長期處於過度勞累狀態。
因此,飲食需營養均衡;食鹽攝入量Z 好不高於6g;當有尿意的時候,主動排尿;多飲水,幫助排出身體代謝廢物,讓腎髒保持無負擔的運作。
尿毒症一旦發生,對身體的傷害是全身性的。而想要預防腎髒疾病並非想象中那麽難,從生活下手,改變不良的飲食、作息等習慣,就可以有效降低腎病發生的風險。
參考資料:[1]《【警鍾】尿毒症者越來越多!醫生勸你:4種食物少吃,腎會感激你!》.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.2021-03-09[2]《嚇人!一小夥尿毒症晚期,隻因把可樂當水喝?這些事勸你早點知道…》.科普中國.2021-05-29[3]《為什麽得尿毒症的人越來越多?這3個習慣你可能也有》.人民日報.2019-10-23